在剛剛結束的國慶假期期間,不少新能源車車主遇到了出行煩惱——路上堵車不敢開空調、車輛電量不足被困在路上、充電“排長龍”導致久久不能回到家……不過,假期在高速公路上排隊充電真的那么難嗎?充電樁真的那么緊缺嗎?街坊們還能不能開著新能源車上高速走長途呢?
8小時車程耗掉16小時
近日,一位新能源車車主在國慶假期回家,在原本只需8小時的車程上耗掉了16個小時。據央視財經報道,10月1日,一位從深圳回湖南的新能源車車主,在耒陽服務區給車充電時,花費了5個多小時的時間。“我連洗手間都不敢上,因為怕被插隊。當時在排隊的車有二十幾輛,我算了,至少要排隊3個小時以上,把我后面好多車都勸退了。”
記者注意到,近日兩則同樣發生在國慶假期的短視頻廣為傳播,一則是在擁堵的高速上,一輛新能源車的司乘人員為節約電量,不開空調而選擇蹲在路邊乘涼;另一則是幾位成年人為爭搶一臺充電樁而大打出手。
上述現象與高速公路充電量激增,但充電樁供不應求有關。根據國家電網的統計,10月1日到3日,國家電網充換電服務網絡總充電量同比增長59%,其中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充電量同比增長56.52%,其中10月1日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充電量達到142.92萬千瓦時,接近平時日充電量的4倍,創歷史新高。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9月26日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負責人孫文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9月綠色出行“續航工程”已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新增充電樁439個,保有量達到了10836個,新配置充電樁服務區95個,配置充電樁服務區達到了2318個。
新能源汽車正在充電。央視財經節目截圖
顯然,高速公路服務區現有的充電樁并不能滿足假期高峰出行的充電需求,但因假期而增加充電樁可能性不大。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告訴記者:“新能源車車主假期出行充電不方便其實是一個短期內的釋放,‘十一’黃金周有大量新能源車集中出游才導致了充電樁供不應求,但平時大部分的充電樁利用率都不高,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平均來說,我國充電樁一個樁對應三輛車,是夠用的,因為大部分運營商都因利用率不高而處于虧損狀況。”
不過,目前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充電樁的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中。據發改委于今年5月發布的《關于進—步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我國正加快高速公路快充網絡有效覆蓋,力爭到2025年,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覆蓋率不低于80%,其他地區不低于60%。
廠家稱“續航里程”大多要打折
新能源車充電難、充電慢也是假期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供不應求的另一大原因。相比實打實“加油5分鐘就能續航600公里”的傳統燃油車,很多汽車廠商喜歡用理論狀態下的續航里程來宣傳,所以一般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真實續航里程往往要比官方公布的續航里程縮水15%~30%左右。而目前純電動車的充電速度也并沒有得到明顯突破,一般來說,即便是在快充情況下,把電量充至70%~80%也要一個小時左右。
換句話說,算上縮水的續航里程和空調等耗電量,一輛官方稱續航里程達500公里的新能源車在高速上行駛時,若續航里程還剩100公里就應該準備找附近服務站充電,不過假期高峰出行路上必定堵車,且服務站充電樁必定是供不應求的,這時候還需要預著更多時間好提前下高速去找充電樁。所以張翔建議,現階段開新能源車的街坊假期最好錯峰出行。
廠商紛紛發力快充
不過,就目前來看,多家汽車廠商不斷提高產品的續航里程,還在快充方面下足功夫。如最高續航里程(NEDC)可達588公里的上汽大眾ID.6 X,約40分鐘即可從0充電到80%;比亞迪秦PLUS EV,續航高達600公里,充電一次可通勤兩周,30分鐘直流快充,電量即可從30%充至80%;首搭廣汽埃安超倍速電池技術的AION V Plus,充電5分鐘就能續航112公里。
總的來說,想要解決新能源車車主遇到的充電樁短缺、新能源車充電慢、續航不穩定等煩惱,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但目前充電樁的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中,新能源車的產品力也在不斷提升,未來新能源車主的出行體驗還是值得期待的。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voleyboltr.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 98 28 36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