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避險情緒升溫的背景下,全球股市劇烈波動,就連大A滬指也“夢游”跌破3100點,創下2020年7月2日以來的新低。
3月15日,A股三大指數遭遇重挫,出現“深蹲”走勢。截至當日收盤,上證指數跌幅創下近兩年多最大單日跌幅,大跌4.95%;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下挫4.36%和2.55%。
不過,好在昨晚,美股全線反彈,中概股強勢大漲,受外圍情緒影響,今日A股三大指數啟動高開走勢,不過護盤效應終究不明顯,盤中三大指數在破位邊緣來回震蕩。
此時,或許不少股民都有疑惑,A股的反彈會是“曇花一現”么?底部探明何時現?關于A股后市又該如何演繹,投資窗口布局何時顯現,小編拿出了“看家寶典”,僅供投資者參考。
截至3月15日,筆者從10家券商機構的投資策略中,梳理出相關的市場投資窗口、風向以及概念題材。
右側信號已顯現?
盡管近期市場行情不佳,三大指數陷入持續回調之中,但是不少券商仍對后續行情走勢保持樂觀態度,普遍認為在持續調整后,會引發報復性反彈,而超跌反彈或將很快就會出現。
中信證券認為,A股近期因內外風險疊加產生了嚴重的情緒化宣泄,出現了市場走勢出現了與國內政策環境、經濟基本面和可比估值水平的三大嚴重背離。不過,隨著地緣形勢、政策再次發力和情緒化宣泄臨界點漸近,目前A股市場底已二次確認,即將迎來價值和成長的共振上行。
華鑫證券亦表示,盡管內外形勢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但考慮到本輪調整已持續了較長時間,特別是上周大幅調整后,市場情緒得到極致宣泄,再加上上市公司扎堆釋放利好,披露預喜業績、回購、增持等舉措不斷,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3月降準降息窗口還在,短期超跌反彈可期。
具體到時間窗口,興業證券指出,最恐慌的時候已經過去,外圍擾動形成進一步超預期沖擊的可能性減小,其次國內2月社融總量、結構雙差,大幅低于市場預期,預示著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大,也意味著后續“穩增長”政策將進一步發力。還有美聯儲加息乃至縮表計劃靴子落地在即。未來一個月,市場有望迎來一波修復窗口。
同時,浙商證券和天風證券均預計,超跌反彈行情或將是一波三折式展開。短期來看,圍繞3月中下旬至4月的一季度財報預期將發生一波三折式超跌反彈。
穩增長仍是主脈絡
回顧以往,新能源、電子等熱門板塊在去年“漲勢洶洶”,估值均處于歷史高位。但自2021年12月份開始,市場持續殺估值,造成新能源等熱門板塊明顯回調,2021年12月份至今,新能源車板塊已回調近24%。
在估值回歸的市場環境中,“穩增長”板塊借機迎來一波上漲行情,以寧波建工、龍建股份為代表的基建股備受市場關注。
早在今年年初,財華社系列報道便指出今年行業整體風格會比較均衡,圍繞“穩增長”方向發力。如今,在即將到來的超跌反彈市場窗口,仍有不少機構認為穩增長是主線。
中信證券表示,建議堅持風格和行業上的均衡配置,堅守穩增長主線,圍繞“兩個低位”繼續布局,一是基本面預期處于相對低位的品種,二是估值處于相對低位的品種。
渤海證券認為,短期看,外部等風險性因素和內資避險行為,仍存在反復的可能,或推動市場的底部反復過程。但從中長期看,穩增長政策推動企業景氣回升的預期相對明確,并有望帶來企業盈利的低點上行。市場的恐慌和避險因素的宣泄過程,大概率會帶來年內的低位配置機會。
海通證券則稱,穩增長政策發力下春季行情可期,借鑒同樣發生在穩增長政策背景下的歷史春季行情,先價值后成長是穩增長型春季行情的共同特點。
偏好防御與成長板塊
俗話說,禍兮福所倚,股市機會也往往是在下跌趨勢中顯現。就近期而言,受政策面和一季報業績預告催化,優選低估值的防御板塊、性價比高的成長板塊。
配置方面,國泰君安證券建議投資者圍繞“核心資產”所在行業,尋找優質的非核心資產優質公司。一是公共投資方向,如光伏、風電、電力運營、電網、數字基建、建筑等。二是順通脹方向的煤炭、化工資源品。三是困境反轉與盈利確定性的生豬、白酒等。
海通證券指出,借鑒20年7月后TMT和21年2月后白酒,板塊內分化源于基本面差異;成長領域重點關注低碳經濟中風電、光伏、特高壓,以及數字經濟中云計算、數據中心。
天風證券表示,圍繞一季報預期,建議關注鋰電、鋰電設備、汽車電子、光伏組件和逆變器、軍工、CXO、周期。圍繞穩增長發力方向,建議關注核電、5G+工業互聯網、特高壓、水利、管廊等。
個股看,浙商證券認為,2022年“三低”配置(低估值、低股價、低持倉)仍具比較優勢。
該機構梳理出穩增長、出行鏈、高股息等配置線索,結合行業觀點相關公司有:穩增長:興業銀行、南京銀行、平安銀行、保利發展、招商蛇口、萬科A、中國能建、中國鐵建、索菲亞等;出行鏈:白云機場、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上海機場、錦江酒店等;高股息:大秦鐵路、山東高速、招商公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
作者|虹小豆
編輯|le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