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鎳期貨合約在3月11日夜盤開始全部打開跌停板,之后震蕩上行。3月16日,滬鎳期貨主力合約日盤收漲8.64%,報23.52萬元/噸,夜盤開市有所下跌,截至22:40報21.91萬元/噸。
光大期貨研究所有色研究總監展大鵬分析稱,LME鎳價對國內外現貨市場的指引性在下降,反而國內市場表現穩健,存在向現貨報價進一步回歸的可能性。
“近期的鎳行情足以載入有色金屬市場的那些復盤歷史了。”國投安信期貨研究院有色金屬組組長兼首席分析員肖靜認為,有色金屬期現貨市場是非常成熟的,大風大浪之后,鎳價會回歸到由上下游主導的供求基本面上。
鎳期貨的這一輪極端行情始于北京時間3月7日, LME鎳期貨主力合約大幅拉漲,創出歷史新高(5.5萬美元/噸),單日暴漲72.67%。 3月8日,延續強勁漲勢,LME鎳一度漲至10.14萬美元/噸 ,再度創出歷史新高。截至停盤,LME鎳報8萬美元/噸。
3月16日, 倫鎳期貨恢復交易后一度觸及-5%跌停板,隨后跌停板被擊穿,盤中出現-8%甚至-45%的成交。之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公告稱,市場開盤價為4.559萬美元/噸,由于系統錯誤,LMEselect隨后少量交易在跌停板下方執行。暫停倫鎳交易,少量價格在跌停線下的鎳交易將被取消。
鎳價的大幅波動也對市場流動性、產業客戶、套利及散戶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鎳鈷鋰項目部陳瑞瑞稱,目前,電解鎳現貨市場,成交停滯,出現累庫;不銹鋼產業鏈,買賣僵持,市場暫無成交;電池材料產業,少量報價,無成交,下游暫停接單,現有訂單還是進行正常履約;電鍍、合金等領域,停產、減產,不采購、不接單。
“無論從成本端還是產業基本面都不支撐當前的高鎳價,鎳價終將回歸理性區間。LME價格已失去了指導意義,目前上期所價格能反應出實際的供需。”陳瑞瑞稱。
陳瑞瑞從供需方面分析稱,供應端,重點關注印尼項目投產進度,產量增量彈性在+10-20萬噸;2022年全球原生鎳增量不僅集中在二級鎳和鎳鹽,一級鎳產量也將同比增長。消費端,大宗商品、能源價格上漲對消費的抑制,2022年鎳消費可能不及預期。庫存方面,全年維度來看,庫存階段性會出現下降,整體庫存將較2021年有所增加。
“短期價格將維持在2~3萬美元/噸,長期來看,鎳價將重回2萬美元/噸下方。”陳瑞瑞預判道。
展大鵬也稱,根據內外價格的聯動性,從國內滬鎳報價來估算,LME鎳價合理位置在3.5萬美元/噸左右,也就是LME鎳若回歸正常水平,存在連續跌停的可能性(以5%計算),投資者應理性投資。
“對于內外反套的投資者來說,在事件平息前,因內外市場波動和成交的差異性,在自身流動性不充沛的情況下,不宜輕易介入。”展大鵬提示風險稱。
那么,鎳產業鏈企業應該如何進行套期保值?
肖靜認為,從套期保值原則出發,所選擇的保值工具應盡可能的簡單,這也包括交易標的所在交易所運行框架的標準化,而LME以日交割履約為根本,立足現貨遠期交易,會員分層、權限復雜、交易平臺多元,即便該所公開信息,國內軟件商獲取渠道也很有限,且存在較難監管的場外交易,參照國內標準的期貨交易所,客戶理解的門檻、難度很大。
“經此巨變,LME迅速審視其傳統的規則監管體系,以重塑全球定價公信力為主。除安排鎳市場恢復交易、設立基本金屬漲跌停板外,對報告頭寸,尤其是場外頭寸的附加信息、定期報告都做了設計。LME表示還在審查導致鎳市場停牌的交易活動,一旦發現濫用情況,將依照規則展開正式調查。”肖靜稱。
因新能源電池消費在鎳市交易中最受關注,且資本市場關注大。那么電池企業進入鎳市保值應注意哪些問題?
肖靜認為,一方面,企業嚴守的保值方向以上游原料采購為主,當然作為中間環節也有各類庫存、在途品賣出保值的需求,但要以生產計劃、購銷際化下的敞口保值為主。另一方面,企業需注意,上下游新增產能的入市,可能會立刻在權益市場上得到估值定價,但期貨市場更多考慮的是交易標的眼下或近月的供求交易狀態。
“由于倫鎳快速大幅上漲,透支了市場活躍資金對電池新增需求的定價,鎳市交投在相當一段時間將以產業交投為主,普通投資者應適當規避。”肖靜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