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互聯網保險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風險隱患,給行業和監管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近日,三家保險中介公司因違規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被監管部門處罰,具體來看,這些保險中介公司都是誰?背后涉及哪些平臺?被罰的原因是什么呢?
罰單均涉及違規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
3月14日,銀保監會網站披露了陜西監管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陜銀保監罰決字〔2022〕37號)。信息公開表顯示,甜橙保險代理有限公司與非法從事保險中介業務的機構發生保險代理業務往來、違反規定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依據《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第九十九條、第一百零八條規定,陜西銀保監局責令公司改正,予以警告,并處3.5萬元罰款;給予倪小波警告,并處1.2萬元罰款。公開資料顯示,甜橙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由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翼支付)100%出資持有。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官網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幫幫保險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幫幫保險”)因違反規定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依據《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第一百零八條,被陜西銀保監局予以警告并罰款2萬元;相關責任人被予以警告,并處罰款5000元。公開資料顯示,幫幫保險成立于2012年6月12日,注冊資本5000萬元。幫幫保險是保得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保險銷售公司,擁有保險業務代理資格、保險銷售。根據天眼查公布的信息顯示,幫幫保險的最終受益人為58同城的創始人姚勁波,持有公司40.39%的股份。
此外,據陜銀保監罰決字〔2022〕36號顯示安潤國際保險經紀(北京)有限公司未按規定開展互聯網保險經紀業務。中國銀保監會陜西監管局依據《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第一百零一條對該公司予以警告,并處1萬元罰款;對莊麗予以警告,并處3000元罰款。
保險機構頻頻被罰是何原因
一位互聯網保險行業資深業內人士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一些保險機構被罰,可能是緣于其持有或拿到了保險牌照,便同母公司或兄弟公司等關聯方進行業務合作,希望利用關聯方平臺場景流量大和獲客成本低等優勢進行引流,在關聯方的平臺上進行產品銷售、出單。但根據相關規定,開展保險業務必須持牌經營,關聯方平臺沒有獲得保險經營許可,保險中介公司在這些無照平臺上銷售產品也就違反了相關規定。
監管部門持續出重拳整治
其實,為了杜絕上述隱患,監管部門早已立下了規矩制度。2021年2月1日,《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正式實施?!痘ヂ摼W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明確了互聯網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痘ヂ摼W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的出臺,其目的主要是對互聯網保險業務進行規范,有效防范風險,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重點規范內容包括:厘清互聯網保險業務本質,規定互聯網保險業務經營要求,強化持牌經營原則,規定持牌機構經營條件,明確非持牌機構禁止行為?;ヂ摼W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
2021年5月,為有效防范化解市場風險,保護消費者權益,推動互聯網保險業務高質量發展,在《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培訓會議上,銀保監會再次強調,一些互聯網平臺利用其場景和客戶流量優勢,在其主營業務流程中嵌入保險產品銷售,在未取得業務許可的情況下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存在非法經營的風險。